你打算如何對教室進行布置?
我認為教室布置應熱情、樸實、美觀、大方。 教室布置的內容,應少而精,著重在思想品德教育和文化科學知識的學習。
一般每學期布置一次,在開學兩周內完成。有時也可根據形勢的發展變化以及學校每個階段的不同要求進行更換。 布置的形式,除了適量張貼標語、宣傳畫、地圖外,還應布置一個學習園地。 布置教室,班主任不要包辦代替,最好在教師指導下,由學生自已動手。 教室后面的黑板報也要有專人負責,按學校的要求,定期更換。為了相互交流情況和推動此項工作,政教處每學期組織一次全校性或分年級的參觀評比,鼓勵和推廣先進教室是學生成長環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學生的學習、生活緊密聯系,調動的是多方面的因素。因此,教室布置要根據班級的具體情況逐步實施動態調整。我班教室的布置是在一年的時間內,分三個階段逐步完成的。第一階段,提供學生展示個性的舞臺。
依照學校的慣例,教室后面的小柜子是為學生提供存放私人物品的地方。學生在成長,個性要張揚。學生的個性越得到展示,就越有利于他們在交流中發展。我們利用柜子的門,讓其成為學生展示自己的一塊天地。門的外側,貼學生的“自我介紹”,由照片和介紹詞兩部分組成;門的內壁。首先,作為教室布置的主陣地,黑板報要求美觀大方、圖文并茂。其次是常見的學習園地。名稱很有講究,可借用“小荷才露尖尖角”叫“荷園”,或叫“成長足跡”,也可利用廣告語“我的地盤我做主”這樣精彩的語言來命名這個版塊。內容也不一而足,低年級的孩子以自己的作品為主。如學生的繪畫、寫話、書法作品,或者手工制品之類。讓孩子充分感受到那里是他們展示自我的場所,更培養樂于表現、展現自我的自信心,使學習園地成為成功之地,使成功效應擴散到最大化。一個環境優美的教室,就是孩子們溫馨的家。只有在好的環境中,才能讓孩子們更加健康快樂地成長。
因此,師生共同參與布置,針對自己班級的需求,發揮創意,適時變化。